蒙山网

标题: 地名故事|洲头与古榕背后的故事,你知道吗? [打印本页]

作者: 蒙山网小编01    时间: 2024-5-27 09:13
标题: 地名故事|洲头与古榕背后的故事,你知道吗?
地名故事
洲头与古榕

作者:刁光全

县城所在地四面环水,称为河洲。河洲北部称为洲头,南部称为洲尾。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在河洲中部建城置永安州后,在州城北面设北关市,逐渐形成街道和居民点,又称为洲头街,后称城北街。居民在这里设立新圣社佑护平安,并种植榕树护社。


洲头街(城北街) 刁光全摄

置永安州后,因州城所在地四面环水“龙脉”不通,在洲头建桥接通龙气,得名接龙桥。清嘉庆十七年(1812年)版《永安州志》记载:“上龙山在州北四里,为州城来脉,至接龙桥伏石渡水入州。”桥为两拱石桥,与桥南头金带河石拱桥合称三拱桥。

明万历十三年(1585年),在新圣社坛南面建玄妙观,并在观旁种榕树护观。民国十一年(1922年),新圣社移至接龙桥头重建,再种榕树护社,三棵榕树枝叶相连,形成“三榕连袂”景观。


洲头古榕 刁光全摄

接龙桥接来“龙气”从古榕树下经过,古榕沾上“龙脉”灵气。相传过去永安州城有位李先生去梧州开店经商,临行前到古榕树下烧香礼拜,祈求古榕佑护开店平安,兴旺发财。李先生到梧州开店后,果然生意兴隆。但梧州是水火之地,常被水淹或被火烧街。李先生开店不久的一天,有位白胡须老人手持拐杖,在街上一边走一边喊:“一个人,两只耳。”

老人喊遍街道都没有人理他,最后回到李先生店前。李先生招呼老人进店倒茶招待,问老人是何方人氏?老人喝了一口茶水,把茶杯放到柜台上,说是永安州城洲头人,姓容,然后谢过李先生告辞走了。当晚李先生睡下后,听到外面好像下起一夜大雨。第二天早上起来才知道,昨夜这条街又发生大火,店铺左右的房屋都被烧毁,唯独他的店安然无恙。


人们拜祭古榕时贴的红纸片 刁光全摄

大火过后,李先生才悟到老人喊的“一个人,两只耳”,原来是“人”字加两只“耳朵”成为“火”字,老人是在预报火灾,他招待老人进店喝茶才得到老人保护。

于是,李先生专程回到永安州城,来到洲头寻找那位姓容的老人。但他找遍洲头街,也没有一户姓容的人。李先生终于明白,“容”与“榕”同音,老人一定是古榕灵气变化的,自己临行前拜过榕树,原来是榕树的灵气保护他的店铺免遭火灾。


城北街新圣社 刁光全摄

从此以后,逢年过节,州城及附近乡村的人都来到洲头祭祀古榕祈求荫护。有的人还把古榕当作木寄爷木寄妣,祭祀时在树上贴一张红纸。祭祀的人多了,红纸片也贴满树干,古榕好像披上一层红色的鳞片,成为一道保留至今的风俗奇观。1990年设“蒙山八景”,“三榕连袂”被设为八景之一,名为“洲头古榕”。


来源:县民政局供稿




欢迎光临 蒙山网 (https://mengshanwang.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