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立即注册 | 找回密码

蒙山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488|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还在愁不知道怎么填志愿?一份详尽就业报告送给你,告诉你哪个专业就业率高

[复制链接]

230

主题

5554

春雨币

1451

帖子

渐入佳境

Rank: 6Rank: 6

积分
555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6-12 10:44:1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广西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2018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日前发布。大学生总体就业率状况如何?就业率最高和最低的专业分别是什么?就业的主要行业、职业、雇主、地区变化怎么样?
记者为正在填报志愿的学生们进行了梳理——

电气类就业率最高,法学类就业率最低

2017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最高的学科门类是工学(93.5%),其次是管理学(93.2%);最低的是法学(85.3%)。2017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最高的专业类是电气类(95.6%),最低的是法学类(85.3%)。2017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排前三位的专业是软件工程(96.7%)、能源与动力工程(95.8%)、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95.6%)


(图为2015~2017届本科各学科门类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变化趋势*)


2017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最高的专业大类是生化与药品大类(93.5%),最低的是资源开发与测绘大类(88.7%)。2017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最高的专业类是电力技术类(94.2%),最低的是畜牧兽医类(89.7%)。2017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排前三位的专业是高压输配电线路施工运行与维护(96.7%)、学前教育(96.0%)、电气化铁道技术(96.0%)

(图为2015~2017届高职高专各专业大类毕业半年后就业率变化趋势*)


从三届的就业率变化趋势可以看出,本科学科门类中的管理学、经济学、艺术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持续下降。高职高专专业大类中的公共事业大类、材料与能源大类、制造大类、土建大类、艺术设计传媒大类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持续上升。


红牌与绿牌专业刷新


2018年本科就业绿牌专业包括:信息安全、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数字媒体技术、通信工程、数字媒体艺术。其中,软件工程、网络工程、通信工程连续三届都是绿牌专业。2018年高职高专就业绿牌专业包括:社会体育、市场营销、信息安全技术、软件技术、电气化铁道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其中,市场营销、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连续三年都是绿牌专业。

绿牌专业指的是失业量较小,就业率、薪资和就业满意度综合较高的专业,为需求增长型专业。行业需求增长是造就绿牌专业的主要因素。无论是本科还是高职高专,绿牌专业毕业生主要流向的行业中,互联网运营与网络搜索引擎业及软件开发业需求增长明显。

(图为2018年本科、高职高专“绿牌”专业)

2018年本科就业红牌专业包括:绘画、化学、美术学、音乐表演、法学、历史学。其中,美术学、音乐表演连续三届都是红牌专业。2018年高职高专就业红牌专业包括:法律事务、汉语、食品营养与检测、初等教育、语文教育。其中,法律事务、语文教育连续三届都是红牌专业。

红牌专业指的是失业量较大,就业率、薪资和就业满意度综合较低的专业。红绿牌专业反映的是全国总体情况,各省区、各高校情况可能会有差别。


深入分析专业亮红牌的原因,这与相关专业毕业生供需矛盾有关。本科红牌专业多为艺术类专业,而2011~2013年艺术学招生增长率高达17.7%,高于全国本科招生人数增长率10个百分点。被列入红牌的多个专业的毕业生主要流向中小学教育机构就业,但其就业比例增长率却仅为4.8%。毕业生供过于求是导致专业亮红牌的主要原因之一。高职高专方面,初等教育、语文教育较同类型专业毕业生规模明显偏大,因此其就业率相对其他同类型专业更低。

(图为2018年本科、高职高专“红牌”专业)



教育、信息业、医疗业需求旺盛

2017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就业最多的行业类是“教育业”(就业比例为14.7%),且在“教育业”就业的本科生比例从2013届的10.0%上升到了2017届的14.7%,其中有六成左右集中在中小学教育机构

2017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后就业最多的行业类是“建筑业”(12.5%),而就业比例增长最多的是教育业。进入“教育业”就业的高职高专毕业生比例连续五届保持上升趋势,较2013届增长了2.8个百分点(2017届的就业比例为6.5%)。“教育业”中,就业于幼儿园与学前教育机构的占比上升较快,从2013届的25%上升到了2017届的33%。


“媒体、信息及通信产业”(就业比例为10.3%)是2017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第二多的行业类,且毕业生在这类行业就业的比例从2013届的8.7%上升到了2017届的10.3%。

“医疗和社会护理服务业”(就业比例为7.7%)是2017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第二多的行业类。毕业生在这类行业就业的比例从2013届的5.2%上升到了2017届的7.7%。

概括来说,教育、信息业、医疗业毕业生需求旺盛,传统制造业面临挑战。

中小微企业、地级市及以下地区等依然是主要就业去向
大学毕业生在民营企业就业的比例从2013届的54%上升为2017届的60%,与此同时,在国有企业就业的比例从2013届的22%下降到2017届的18%,在中外合资/外资/独资企业就业的比例从2013届的11%下降到2017届的7%。这些变化反映出外企、国企招聘放缓对大学生就业产生影响,而民营企业对大学生就业的支撑凸显重要。

(图为2013~2017届大学毕业生在不同类型用人单位就业的比例变化趋势)

2013~2017届大学毕业生在3000人以上大型用人单位就业的比例从23%下降到21%,在300人以下的中小微用人单位就业的比例从51%上升为55%。中小微企业雇用了超过一半的大学毕业生。

(图为 2013~2017届大学毕业生在不同规模用人单位就业的比例变化趋势)

大学毕业生在地级市及以下地区就业比例从2013届的52%上升为2017届的58%。

(图为2013~2017届大学毕业生在不同类型城市就业的比例变化趋势)



“北上广深”就业本科生三年后离开比例持续攀升


城市“抢人大战”打得火热,从近五年数据来看,本科毕业生在“北上广深”就业的比例从2013届的28.2%下降到2017届的22.3%。除了应届毕业生之外,毕业半年后曾在“北上广深”就业的本科生在三年后离开的比例也从2012届的13.7%上升到了2014届的21.7%。“北上广深”对大学毕业生吸引力减弱。


杭州、天津、广州吸引力增强

外省大学生的就业选择更能体现城市吸引力。数据显示,涌入新一线城市就业的外省本科毕业生占比不断上升,2015~2017届的比例分别为28.2%、32.0%、35.6%,提升了7.4个百分点。其中,在杭州就业的近三届本科毕业生中外省人占比最高,为55.3%,其后为天津(54.4%),高于广州(45.3%)。


中西部地区吸纳越来越多的本科毕业生

本科毕业生在东部地区(不含东北三省)就业的比例从2013届的65.7%下降到了2017届的56.7%,同时在中西部地区就业的比例分别从2013届的32.4%上升到了2017届的39%。综合就业城市类型来看,中西部地区的地级及以下城市对毕业生的吸纳程度上升较为明显,毕业生就业于中西部地级及以下城市的比例从2013届的21.0%上升到了2017届的30.5%。

东北地区留人难



近三年东北区域经济体的本科毕业生就业率持续垫底,2017届88.5%、2016届89.2%、2015届89.8%,比全国本科平均就业率(91.6%、91.8%、92.2%)分别低出3.1、2.6、2.4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东北地区留人难。与全国本地生源的本地就业比例相比,2017届本科东北生源在本地就业的占比(46.7%)低于全国平均水平(74.3%)27.6个百分点。

(图为2015~2017届本科毕业生在生源所在地就业的比例变化趋势)



就业满意度持续上升


2017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为67%,比2016届(65%)高2个百分点。其中,本科院校2017届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为68%,比2016届(66%)高2个百分点;高职高专院校2017届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为65%,比2016届(63%)高2个百分点。近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满意度持续上升(2013届大学毕业生就业满意度为56%)。

(图为2016届、2017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满意度)


“税务专员”本科满意度最高
“搬运工”高职高专满意度最低

2017届大学毕业生对就业现状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是“收入低”(本科为64%,高职高专为65%)、“发展空间不够”(本科为54%,高职高专为55%)。

2017届本科学科门类中,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就业满意度最高的是教育学(71%),就业满意度最低的是历史学(64%)。2017届高职高专专业大类中,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就业满意度最高的是文化教育大类(68%),最低的是资源开发与测绘大类(60%)。


2017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就业满意度最高的职业是“税务专员”(85%),最低的职业是“化学设备操作员和管理员”(47%)。2017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后就业满意度最高的职业是“航空乘务员”(87%),最低的职业是“搬运工(不包括机器操作人员)”(34%)。

2017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就业满意度最高的行业是“本科学院和大学”(81%),最低的行业是“塑料用品制造业”“农药、化肥和其他农业化学制品制造业”(均为52%)。2017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后就业满意度最高的行业是“铁路运输业”(85%),最低的行业是“音频和视频设备制造业”(52%)。


2017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在“政府机构/科研或其他事业单位”的就业满意度最高(77%),在“民营企业/个体”“非政府或非营利组织(NGO等)”的就业满意度最低(均为65%)。2017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后在“政府机构/科研或其他事业单位”的就业满意度最高(72%),在“民营企业/个体”“非政府或非营利组织(NGO等)”的就业满意度最低(均为63%)。

从不同城市来看,北京是“北上广深”四个城市中就业满意度最高城市,杭州是新一线城市中就业满意度最高城市。


就业满意度是由就业的毕业生对自己目前的就业现状进行主观判断,可能会受到薪资待遇、行业发展、职业发展空间、工作环境、工作压力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也与毕业生自身经历和感受密切相关。



从事IT类职业本科毕业生收入较高

2017届本科学科门类中,毕业生毕业半年后月收入最高的是工学(5067元),最低的是历史学(4023元)。2017届高职高专专业大类中,毕业生毕业半年后月收入最高的是交通运输大类(4319元),最低的是文化教育大类(3418元)。


2017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月收入最高的职业类是“互联网开发及应用”(6082元),其次是“计算机与数据处理”(6042元)。2017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后月收入最高的职业类是“经营管理”(4818元),其后是“房地产经营”(4665元)、“航空机械/电子”(4625元)。

2017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月收入最高的行业类为“媒体、信息及通信产业”(5634元),其次是“运输业”(5567元)。2017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后月收入最高的行业类为“运输业”(4536元),其次是“金融(银行/保险/证券)业”(4422元)。



教育、零售为大学毕业生创业主要行业

2017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自主创业的比例为2.9%,与2016届、2015届(均为3.0%)基本持平。2017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后自主创业的比例(3.8%)高于本科毕业生(1.9%)。从近三届的趋势可以看出,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比例呈现平稳态势。

(图为2015~2017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自主创业的比例变化趋势)

根据国家统计局《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发布的普通本专科毕业生人数735.8万估算,2017届大学生中约有21.3万人选择了创业。大学毕业生创业的主要动因是“理想就是成为创业者”“有好的创业项目”,属于机会型创业的毕业生占创业总体的大多数(本科为86%,高职高专为84%)。


2017届本科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最高的就业经济区域为泛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体(2.7%)。2017届高职高专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最高的就业经济区域为中原区域经济体(4.9%)。

2017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自主创业主要集中在教育产业(22.7%)。2017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后自主创业主要集中在零售商业(12.3%)。


创业失败风险不容忽视

更值得注意的是,毕业半年后自主创业的2014届本科毕业生中有46.9%的人三年后还在继续自主创业,与2013届(46.2%)基本持平;毕业半年后自主创业的2014届高职高专毕业生中有45.8%的人三年后还在继续自主创业,比2013届(46.8%)略低。三年内,超过一半创业人群退出创业市场,创业失败风险不容忽视。

大学毕业生就业率整体稳定

2017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91.9%)与2016届、2015届(分别为91.6%、91.7%)基本持平。其中,2017届本科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1.6%,与2016届(91.8%)基本持平,近六年应届本科毕业生就业整体稳定。2017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2.1%,比2016届(91.5%)略高,近十年应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率稳步上升。值得注意的是,2017届高职高专就业率首次超过本科。

图为2015~2017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变化趋势



大学毕业生后深造比例略升

2017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受雇全职工作”的比例(77.1%)与2016届、2015届(分别为77.3%、77.4%)基本持平;“自主创业”的比例(2.9%)与2016届、2015届(均为3.0%)基本持平;“正在读研/读本”的比例(10.8%)略高于2016届、2015届(分别为10.3%、10.1%);“无工作,继续寻找工作”的比例(3.4%)略低于2016届、2015届(分别为4.0%、3.9%)。



另外,在2017届大学毕业生的未就业人群(7.2%)中,近半数还在继续找工作。其中,处于未就业状态的本科毕业生(7.0%)中“还在找工作”的为2.6%,“待定族”为1.7%(不求学不求职);处于未就业状态的高职高专毕业生(7.5%)中“还在找工作”的为4.3%,“待定族”为3.2%。


内容来源:光明日报


分享到:  微信微信易信易信
收藏收藏 顶 踩
假如人生不曾相遇,我还是我,偶尔做做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6587

春雨币

97

帖子

炉火纯青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587
沙发
发表于 2018-6-12 12:52:48 | 只看该作者
大家千万别学电力,找工作难找,而且还危险!
上蒙山网,关注蒙山大小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2

主题

2万

春雨币

811

帖子

东方不败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29697
QQ
板凳
发表于 2018-6-12 17:01:25 | 只看该作者
想起曾经迷茫的自己
上蒙山网,关注蒙山大小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
  • 广告推广:0774-6287000
  • 微信爆料:zailehuo
  • 客服QQ:2749224308
  • 地址:蒙山县水利局对面盈全老酒馆二楼
    关注我们:
  • 微信公众号:
  • mengshan365
  • 扫描二维码加关注

Licens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电话:0774-6287000

桂公网安备 45042302000026号

QQ|联系我们|蒙山网简介|广告服务|Archiver|小黑屋|蒙山网 ( 桂ICP备18009465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