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立即注册 | 找回密码

蒙山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41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蒙山文化] 地名故事|中文街与文庙背后的故事,你知道吗?

[复制链接]

393

主题

3949

春雨币

395

帖子

渐入佳境

Rank: 6Rank: 6

积分
394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5-27 15:24:1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IANA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地名故事
中文街与文庙

作者:刁光全

中文街,属蒙山镇民主社区下辖街道。明成化十一年(1475年),莫纯六世孙莫启源献所住地建永安州城,搬至南门外(今县公安局院内)筑室居住,名为莫家,并形成街巷,得名莫家巷,莫家人在巷中开设店铺。《莫氏族谱》记载,莫启源之子莫本裕“本裕公生于明天顺八年,善理财,家颇裕,遂将城南内地面起造铺户出赁。”


中文街 刁光全摄

文庙历史悠久,唐武德四年(621年)改隋化县为立山县,已在县治(今旧县)建夫子庙,又称文庙、孔庙。南宋嘉定十六年(1223年),夫子庙已圮废,立山县令赵崇夏修复文庙兼作学宫,并设学田。清嘉庆十七年(1812年)版《永安州志·文》记载:“岁在癸未,玉牒崇夏宰是邑,以夫子庙圮废,力请于台府而一新之。”

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建州城置永安州后,第二任知州彭栗在州治西侧新建文庙作学宫,原立山文庙废弃。万历四年(1576年),学宫再次毁坏,知州廖宪在城外莫家巷东侧另建学宫。


中文街十四码头 档案照片

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学宫因年久失修倒塌,知州王汝服倡议,由莫氏献地在原学宫旁再建文庙,莫氏献地后搬到今莫家村。建文庙后规定官兵民人经过文庙门前一律下马下轿。清康熙五年(1666年),龙定里唐美烜妻蓝氏因生前“割股奉姑”,死后州庠生黄三锡等将事迹呈报,朝廷下旨在立礼街西口准建牌坊,并将明伦堂改为节孝祠,祀蓝氏及历代节妇孝女牌位,为女子立礼,莫家巷改名立礼街。范云梯《蒙山地名赋》有“节孝祠中,女子入听言之座”之句。


蓝氏“割股奉姑”匾 刁光全摄

清康熙四十七年(1703年)文庙毁坏,知州陈大辇将庙迁进城内,改名文昌宫,原立礼街文庙修建后改为考棚,作为每届童试考试场地。清咸丰元年闰八月初一(1851年9月25日),太平军占领永安州城后,洪秀全在文昌宫开设讲道场,宣讲拜上帝教。


中文街信昌栈旧铺 刁光全摄

民国十四年(1925年)撤里设区,设立礼街公所。民国二十二年,为纪念孙中山,立礼街改名为中山街,1950年10月改为中文街。1958年,县人民政府扩建,文昌宫拆除改建为宿舍楼,供县委常委领导居住,称为“常委楼”。



来源:县民政局供稿

点评

海!外直播 bitly.net/x8888 禁闻视频 bitly.net/xx5xx “绝不照搬西方模式”西方模式是什么?不敢说.①新闻自由,不敢搬,因为害怕人民监督.②官员财产公开,不敢搬,因为害怕腐败曝光.③官员选举产生,不敢搬,因为害怕人   发表于 2024-5-31 07:31
分享到:  微信微信易信易信
收藏收藏 顶 踩
上蒙山网,关注蒙山大小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
  • 广告推广:0774-6287000
  • 微信爆料:zailehuo
  • 客服QQ:2749224308
  • 地址:蒙山县水利局对面盈全老酒馆二楼
    关注我们:
  • 微信公众号:
  • mengshan365
  • 扫描二维码加关注

Licens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电话:0774-6287000

桂公网安备 45042302000026号

QQ|联系我们|蒙山网简介|广告服务|Archiver|小黑屋|蒙山网 ( 桂ICP备18009465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